2025年4月26日,通宇通讯(股票代码:002792)正式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!在通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,公司以技术为引擎、以创新为驱动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!扣非净利润同比激增157.91%、海外业务持续突破、卫星通信布局加速落地……
一、财务表现:稳健经营与结构优化并行
1.营收结构韧性凸显,境外市场逆势增长
公司全年营收 11.94 亿元,虽受国内通信设备市场周期波动影响同比微降 7.71%,但境外市场实现收入 4.36 亿元,同比增长 20.27%,占比提升至 36.51%,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及东南亚、中东市场贡献主要增量,验证全球化布局成效。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.51 亿元,同比增长 6.08%,净利润 1,118.20 万元,同比增幅达 128.26%。
报告期内,通宇通讯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经营,核心业绩指标呈现持续改善趋势:传统优势业务通过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客户结构优化,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;卫星通信等新兴战略业务加速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,实现关键性突破;研发投入与全球化布局同步深化,为中长期发展筑牢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基础。
2.研发投入加码,技术储备持续强化
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,公司 2024 年研发费用达 9,603.61 万元,占营业收入 8.04%,研发团队规模扩大至 327 人,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9.48%,技术实力持续增强。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766 项,其中国际专利 37 项,在 5G Massive MIMO 天线、AFU 一体化设计等关键领域保持技术领先,为下一代通信产品研发筑牢专利壁垒。
二、业务亮点:传统优势巩固,新兴赛道突破

1.卫通业务战略增长,全产业链能力构建
作为公司重点培育的第二增长曲线,卫星通信业务 2024 年实现收入 4,280.02 万元,产品覆盖三大核心场景:
星载载荷:Ka/Ku 双频段星载相控阵天线完成技术验证,小批量应用于低轨通信卫星,助力我国卫星互联网实验星组网;
地面终端:列车车载、船载动中通天线及卫星便捷站实现海外市场突破,在海洋通信、应急通信等场景展现高可靠性优势;
生态布局:通过 3,000 万元参股卫星整星企业鸿擎科技,联合武汉洪山国资成立湖北中洪通宇空间技术有限公司,并设立 5,000 万元空天产业基金(首期投资上海京济通信),构建从载荷设计到终端制造的全产业链能力,深度卡位低轨卫星互联网千亿市场。
2.传统业务稳健发展,全球客户结构优化
基站天线、射频器件、微波天线等核心业务实现收入 11.63 亿元,占营收 97.4%。其中,基站天线收入 7.78 亿元,同比增长 3.94%,深度服务中国移动、华为、中兴通讯等国内龙头,并通过爱立信、诺基亚等国际巨头认证,境外市场毛利率达 25.52%,显著高于境内市场 20.31%,抗周期能力突出。微波天线在 5G 回传及专网通信领域保持稳定需求,收入 1.72 亿元,毛利率 26.28%,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持续巩固。
三、技术前瞻:5G-A/6G 与卫星通信协同,抢占技术制高点

1.5G 深化与 6G 预研并进,引领技术演进
公司紧跟通信技术升级节奏,在 5G-A 商用元年推出支持万兆速率的新型基站天线,助力中国移动在 100 个城市进行 5G-A 部署,推动网络容量与覆盖效率提升。前瞻性布局 6G 技术,成都俱吉团队聚焦毫米波相控阵天线及 6G 终端研发,为我国 6G 标准研究及商用试点储备核心专利,在高频通信、智能超表面等领域形成技术储备。
2.创新业务拓展应用边界,赋能多元场景
新能源领域,智能换电柜业务收入 1,258.52 万元,同比增长 58.34%,产品进入中国铁塔供应链,切入新能源基础设施市场;微波天线突破 E-Band 高频段技术,满足偏远地区及高速率数据传输需求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,技术方案已应用于国际市场骨干网建设。
四、战略布局:全球化与生态构建,夯实长期竞争力

区域协同与资本运作,强化产业生态:通宇通讯通过构建 “中山制造基地 + 武汉研发中心 + 成都创新枢纽” 的全国化布局,同步推进通宇香港、美国、澳洲、欧洲、印度、拉美等海外子公司本地化运营,提升全球客户响应效率。
五、未来展望:锚定双轮驱动,开启通信新征程

通宇通讯 2024 年及 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,既展现了传统通信设备业务的稳健根基,更标志着卫星通信新赛道的实质性突破。在 5G 深化、6G 预热及低轨卫星互联网加速建设的产业机遇期,通宇通讯以 “技术研发 + 市场拓展 + 生态整合” 为核心策略,构建 “传统业务稳底盘、新兴业务开新局” 的发展格局。未来,通宇通讯将依托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双轮驱动,持续赋能全球通信产业变革,在新的发展周期中勾勒战略蓝图,书写通信发展新篇章。

